隨著‘砰’的一聲巨響,那根粗壯的紅漆柱子上竟然爆開了一團碎木屑。

在場眾人都是一臉錯愕之色,王華第一個恢複過來,然後跌跌撞撞的跑了過去,他撫摸著那柱子上的彈孔說道:“這真的是暗器嗎?這簡直比軍中的火銃的威力也不遑多讓啊。”

趙天和公孫明一聽也立刻走了過去,隻有公孫芳和朱桂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趙天也摸了摸那彈孔道:“這點王華說的倒是不錯,隻不過軍中的火銃可沒有這個準頭,而且裝彈非常繁瑣,更沒有這般大小。”

趙天一邊說還一邊比劃,朱桂展示的手槍可隻有巴掌大小,如果說那是火器的話,的確可以說是顛覆了他們的認知了。

三人討論了半天也沒有討論出個所以然來,最後才想起來明白人就在旁邊坐著呢。

於是三人又爭先恐後的做了回來。

趙天最先看向朱桂,一臉激動的問道:“朱兄手中的武器真的是火器嗎?”

“不錯。”朱桂也並沒有隱瞞。

三人聽到朱桂的話,臉上的神色越發激動。

這次王華接著問道:“剛才在下看到的那火器中可以分離的物件是否是填彈用的?難道這種火器還可以連續激發?”

如此威力和小巧的火器要是還能連續激發的話,那足可以改寫曆史了。

三人一臉激動的盯著朱桂,隻等他的表態。

朱桂淡淡的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對方的觀點。

“天啊,天啊,我都看到了什麽?”王華激動的跳了起來,一時間竟然忘了一身的傷痕。

趙天也難掩臉上激動的神色,隻有公孫明和公孫芳兄妹還能沉得住氣,不過他們臉上的神色也是耐人尋味的。

尤其是公孫芳,她看向朱桂的目光中除了好奇之位,多了幾分探尋的目光,似乎很想知道眼前這個神秘男子到底是何方神聖,手中竟然有如此古怪而厲害的火器。

“朱兄,不知道閣下能否割愛,在下願意……”

最終還是最為穩重的公孫明率先開口,他擔心朱桂手裏的火器隻有這一件,所以打算先下手為強。

不過他的話還沒說完,就看到朱桂對他搖了搖頭說道:“各位不要想了,這武器是家裏給我防身用的,僅此一件,絕不能賣給各位的。”

聽到朱桂這麽說,在場幾人臉上都難掩失望之色。

“不過。”

朱桂話鋒一轉,三人的目光順便又集中了過來。

“雖然我手中的這把火器不能出售,但是我的商隊中還經營一些其他比較厲害的火器,隻不過……”

朱桂的話說到一半,算是吊足了這幾人的胃口。

“隻不過什麽?閣下有什麽條件盡管說便是。”趙天最先忍不住問道。

另外兩人也趕緊點頭,隻有公孫芳還能保持冷靜,她似乎察覺到了什麽。

“隻不過由於大明律法的緣故,即便是在下也不能輕易違背,所以在下出售的這些火器隻能用於禦敵,各位能明白嗎?”

朱桂淡淡的說道。

沒錯,朱桂希望把火器作為誘餌,把這三大家族捆綁到自己的勢力中來,至於他所說的限製,自然是希望他們能加入到他的對外擴張的戰爭中去。

雖然朱桂的視線一直都是在大明的版圖之外,但是很顯然光靠大同府的力量是不足以支撐這種高強度的對外擴張的。

就算是加上蒙古人也不夠,因為蒙古人的數量還遠遠比不上漢人,更不要說蒙古人更是一窮二白,對於致力於希望用工商業發展來帶動帝國引擎的朱桂來說,顯然是偏科的。

所以這次的太原之行,朱桂就是想要試驗一下他的這個想法,那就是把整個山西都通過商業模式來加入他的擴張活動中去。

當然現在隻是準備期,而眼下的這三大家族就是他的實驗對象。

眼前的三人顯然沒有想到他們麵前這位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少年竟然有這麽大的野心。

他們正在考慮對方的話,誠如對方所說,大明律法對於火器的管製是非常嚴苛的。

民間基本沒有火器流通的,一是製作火器的匠師基本都在朝廷的工部任職,二是火器的缺陷實在是太過明顯。

而且目前明朝的所有火器幾乎都在軍隊中集中使用。

“朱兄難道是出身將門?”王華小心的問道。

目前也就隻有這種情況才能解釋對方手裏為什麽會有火器了,而且聽對方的意思,對方手裏似乎還有更多的火器,這可不是一般的勢力可以做到的。

另外兩人也反應了過來,狂熱的目光中多了幾分警惕。

朱桂點了點頭說道:“硬要這麽說的話,也可以算得上吧,不過各位也不用擔心,我既然能拿出火器,自然有辦法讓這些火器合法化,而且說不定還能送各位一場造化。”

這次三人沒有接話,而是盯著朱桂,顯然想繼續聽下去。

“三位的家族雖然是太原的豪族,但恐怕也沒有參軍的途徑吧?”朱桂反問道。

“朱兄所言不錯,我們這些經商家族是不允許參軍的,哎。”王華歎了一口氣說道。

“那要是我可以讓各位的家族有辦法參軍呢?”

朱桂笑著說道。

趙天和公孫明一聽,立刻都瞪大了眼睛,而王華則是激動的站了起來,繞過桌子就想要去拉朱桂,但被朱桂的親衛給攔住了。

看著親衛那生人勿進的目光,王華忍不住咽了一口吐沫,但還是對朱桂說道:“朱兄,你真的有辦法嗎?你要是真的能讓在下參軍,讓在下做什麽都行。”

看來這王華還是一個熱血青年,隻不過之前因為他的身份問題,以前一直報國無門,現在突然有了機會,難怪他會這麽激動了。

另外兩人的眼中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顯然他們對於朱桂的說法還是持懷疑態度的,雖然現在各地能做到這一點的人並不少,尤其是各地的藩王封地中。

可是眼下這位朱姓少年竟然也能做到,這就太讓人匪夷所思了。

朱姓?公孫明最先想到了什麽,他再去看朱桂,似乎從對方感受到了什麽,眼光中的光芒越來越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