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脫古思帖木兒的配合,雙方很快就達成了合作內容和其他條件的談判,不過從這位北元後主的一臉愁容慘淡來判斷的話,這次的協議內容恐怕對他並沒有多大的好處。
畢竟就算是作為名義上的北元皇帝,脫古思帖木兒對位的也應該是大明皇帝朱元璋,而不是眼下的這位小王爺朱桂。
可朱桂卻不這麽想,雖然他這次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才順利抓住了這位北元後主,讓他對於心中的把大明版圖的描繪縮短了很長一段時間,但這並不代表著一切就結束了。
通過和這位北元後主的談話得知,北元內部的瓦刺和韃靼部落的衝突已經到了日益嚴重的地步,這也是這次他會親自出征的主要原因,就是想通過一場戰爭來緩解兩個部落之間的的矛盾。
而這次隨脫古思帖木兒出征的準噶爾部落正式來自瓦刺部落,如果這次是戰果卓著的情況,那還好說,瓦次和韃靼部落之間的衝突還可以繼續壓製一下。
但現在準噶爾部落的兵力損失非常嚴重的情況下,韃靼部落甚至包括瓦次部落內的其他幾個大部落恐怕都會有其他心思。
反倒是對於也速迭兒,這位北元後主竟然對他一點懷疑都沒有,甚至讓他率領五萬蒙古精銳鐵騎去執行所謂的偷襲計劃。
殊不知在曆史上正是這位讓脫古思貼木兒非常信賴的大將軍親手結束了北元王朝,而讓朱桂也沒有想到的是也速迭兒這次竟然也來了這裏,而且還帶著一隻五萬的蒙古騎兵離開了。
隨著跟著這隻部隊的斥候不斷傳回的情報來看,這位韃靼的大將軍並沒有去執行他所謂的偷襲計劃,而是直接率軍回到了草原上。
不用想也能猜得到,雖然他沒有按照曆史上的進程親手結果了脫古思帖木兒,而直接廢掉了北元,但他應該還是選擇了統一蒙古各部進而改朝換代。
一旦被也速迭兒完成了他的計劃,那麽朱桂手裏的這張北元後主的底牌的價值也就微乎其微了。
所以留給朱桂可以操作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是繼續留在原地清掃這些蒙古騎兵,完成朱元璋交給他的任務,還是深入草原和也速迭爾爭奪草原的控製權。
一時之間朱桂陷入了沉思。
“王爺,無論您怎麽做我都會堅定的站在您這一邊。”徐妙清一臉堅定的看著朱桂,款款深情的說道。
朱桂微笑著點了點頭算是回應了對方的期待。
“這樣吧你去把徐將軍叫過來,本王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他進行商議。”
正在打掃戰場到徐膺緒很快便來到了營帳中,在聽到朱桂的考慮之後他也陷入了沉思。
半晌之後他說道,“王爺,這場戰爭已經接近尾聲了,朝廷正在等待著我們的奏折,我看這個時候我們還是不要冒險了。”
朱桂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可是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下次再想去和也速迭兒爭奪草原的控製權就沒有這麽簡單了。”
“可是……”徐膺緒還想說什麽卻被朱桂揮手打斷了。
“好了,本王已經有了決斷,徐將軍執行軍令就可以了。”
“是。”
於是第二天,徐膺緒就率領著兩萬多騎兵在周圍打掃戰場並繼續追擊蒙古騎兵,而朱桂則帶著來自大同府的不到三千五百名騎兵深入草原。
隻不過因為行蹤隱秘,沒有多少人注意到這隻軍隊的動向。
而朱桂給徐膺緒留下的命令就是要他盡可能的拖延時間給他爭取時間,不過最長不過超過一個月,他就會返回。
如果過了一個月朱桂沒有返回的話,那麽徐膺緒就可以率軍回朝向朱元璋稟明此事。
徐膺緒雖然心中有些擔心,但他也對朱桂的能力非常的信任,所以在一番囑托後並沒有再說其他的。
而這次由於要長途跋涉,徐妙清就沒有隨朱桂一同前往草原,這讓徐妙清有些失落。
不過朱桂還是給了她安排了一個任務,那就是讓她用他給她畫出的幾張城防設計圖去督促幾座邊城進行城防建設。
也算是防範蒙古人以後繼續劫掠邊關的一道保險措施了,同時也給無聊的徐妙清找一些事來做。
朱桂並沒有想到徐妙清因為這一件事給他積累了巨大的聲望。
這次北元後主脫古思帖木兒也和朱桂一起回到了草原,不過他的心情確實非常的複雜。
來的時候他是攜帶著十五萬大軍的北元後主,沒想到回去的時候他已經成了階下囚,雖然朱桂以禮相待,但這位北元後主還是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閣下,已經到了草原上了,你現在該告訴本王,也速迭兒的部落在什麽地方了吧?”朱桂望著茫茫草原心中竟然也生出一股澎湃之感,但他還沒有忘了正事。
原來脫古思帖木兒一直不願意相信也速迭兒會背叛他的事情,甚至沒有向朱桂提及對方抄襲南京城的計劃,他心中還有所期待,那就是一旦也速迭兒完成了前無古人的壯舉,那麽他這位北元後主依舊可以光複大元。
“代王殿下,朕覺得您這麽做完全是徒勞的,大將軍並沒有回到草原上,而且現在草原上各部落之間的衝突非常嚴重,就算有朕在這裏也未必會保得你的周全。”脫古思貼木兒如此說道。
朱桂自然是聽出了對方顧左右而言其他的心思,於是說道:“這一點就不勞煩閣下操心了,而且就算那位大將軍沒有回到草原,依照我們雙方談判的內容,本王也可以到草原上考察一番,現在草原各部不正在因為糧食發愁嗎?”
一提到糧食,脫古思帖木兒的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
“代王殿下,您真的有辦法把糧食運到草原上嗎?而且據朕所知,大明王朝的律法是不允許你們漢人和我們蒙古人做交易吧?您這麽做不會被皇上懲罰嗎?”
脫古思帖木兒雖然有些激動但更多的卻是擔心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