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清得到的消息是徐國公親自派人送來的,而且就算是他也不會猜到朱桂已經和錦衣衛之間的戰鬥日趨白熱化。

至於聖旨,那就更不要想了,在錦衣衛內部把事情調查清楚之前,恐怕都不會有。

畢竟朱元璋也沒有意識到錦衣衛還會有後續行動。

也就是說,由於消息的滯後性,再加上沒有聖旨,恐怕短時間內大同府還會被錦衣衛的陰雲籠罩著。

至於錦衣衛內部又要如何調查,調查多久,能更是朱桂都不抱有任何期待的事情。

隻不過隻要知道了錦衣衛的行動並不是由朱元璋下令的,這已經是對朱桂來說,最有利的事了。

他也不用再束手束腳,擔心會引起什麽連鎖反應。

而且他還要主動出擊,爭取讓錦衣衛覆滅在他的手裏。

當然,這個‘覆滅’並不是說他要摧毀錦衣衛,而是要像曆史上那樣,讓朱元璋廢除了錦衣衛這個組織。

而這次的時間隻是一個開端,還遠沒有達到讓朱元璋對錦衣衛失去信任的程度。

所以朱桂要有所行動才行,他可不想自己成為廢除錦衣衛的墊腳石。

好在徐膺緒那邊的動作很快,當天就陸續捉到了上千人造謠代王造反的人。

可大同府的監獄即使是在修建也沒辦法關押這麽多人,徐膺緒隻好把他們都關押到了衛所內的一處軍營中。

這次的行動也讓那些還抱有僥幸心理的人徹底震驚了,他們本來是抱著法不責眾的想法,再加上錦衣衛的撐腰,才敢如此放肆。

現在連大同府衛所駐軍都站在代王一邊,開始大肆抓人,不少人已經開始連夜跑路了。

後續的審訊工作也陸續開始展開。

衛所駐地周圍經常傳出鬼哭狼嚎的慘叫聲,讓人心有餘悸。

最後一份名單放在了朱桂的麵前。

張茂解釋道:“王爺,這上麵有不少是本地的豪紳世家,看來他們對王爺誤會很深啊。”

“哼,不用避諱什麽,本王對做過的事並不後悔,要是再選擇一次,本王仍然會清除這些毒瘤,現在他們既然和錦衣衛同流合汙,那就怪不得我了,徐將軍,這次還要勞煩你一趟了。”

朱桂嚴肅的說道。

徐膺緒沒說什麽,又帶著人去抓人了。

這次的動靜可不小,除了幾個僥幸已經提前跑路的,其他都被押到了代王府。

經過一番審訊,和他們聯絡的錦衣衛以及接頭方式和地點也都被問了出來。

朱桂這次親自帶隊突襲了錦衣衛在大同府內的據點。

這裏的十幾名錦衣衛雖然早就收到了消息,但由於崔百戶被抓,他們陷入了沒有指揮的境地,再加上他們也不相信代王敢動他們,畢竟錦衣衛代表著皇權。

可結果卻是讓他們十分失望,朱桂不僅動手了,而且連紅夷大炮都用上了。

一炮把房子轟塌了之後,親兵帶著府兵就衝了進去,把僥幸沒死的幾名錦衣衛給押了出來。

朱桂懶得和他們廢話,直接叫人全部押走。

這些人還不能殺死,他們是指正錦衣衛罪行的證據。

接著代王府發布通告,解釋了這期間發生的一些事,並且把罪名都推到了錦衣衛的身上。

這讓大同府的人都有些震驚。

在他們的想法裏,錦衣衛就代表著皇上,現在代王竟然說錦衣衛徇私枉法,假傳聖旨,很多人一時間都不知道該相信誰了。

就連張茂和徐膺緒都覺得朱桂這麽做有些欠妥了。

即使他們也已經知道了南京方麵的消息。

“王爺,您這麽做就是等同在向錦衣衛宣戰啊,他們可能會趁機報複的,就算是有皇上壓著,他們也可以用其他手段。”

徐膺緒認真的說道。

朱桂冷哼一聲道:“本王就怕他們不敢呢。”

沒錯,朱桂就是要挑釁錦衣衛,這才能讓他們犯更大的錯誤。

也隻有這樣,才能防止這些家夥用更陰險的手段來在暗中暗算他。

……

錦衣衛的一位名叫白鷺亭的把總負責來到大同府調查錦衣衛與代王之間的這次‘誤會’。

他本人對這件事並沒有多大的看法,即使是皇上震怒,也不會影響到他的仕途,而且他也無心再次向上爬。

更何況那位代王在南京城的惡名他也是如雷貫耳,要是他真的被錦衣衛弄死了,他也許會更開心一些。

對白鷺亭來說,一位王爺的死完全抵得上處死上百位貪官所帶來的的震懾力。

更何況皇上把調查此事的權利交給了錦衣衛,明顯是在偏袒錦衣衛。

這在錦衣衛的內部已經形成了共識,也就隻有那位頂著壓力的蔣瓛不這麽想,畢竟如果沒有調查結果,最後他很可能成為替罪羊。

所以白鷺亭花了四天的時間才來到大同府,二距離蔣瓛給他們的任務期限,也隻有三天了。

白鷺亭本來想從代王入手,調查一下他到底有什麽有能量的仇家,然後這些仇家是否和錦衣衛內部的人員有什麽聯係。

可是當他來到大同府,聽說了代王這幾天的所作所為以後,臉色頓時就難看起來。

整個山西的錦衣衛已經人才凋敝,所剩無幾了,剩下的不是死的不明不白,就是已經被抓到了代王府中。

這可是錦衣衛成立以來從來沒有過的損失,這不是在打皇上的臉嗎?

就算代王真的是被構陷了,你做出這等事來也和造反差不多了。

白鷺亭是這麽想的。

不過他雖然氣憤,但卻不傻,並沒有直接前往代王府去找朱桂算賬,而是前往了雲州之外的州府,在這裏以錦衣衛的名義,調撥了一支軍隊後,才趕往大同府。

朱桂在收到消息的時候,還反複確認了幾遍。

一名錦衣衛把總竟然帶著軍隊來一位藩王屬地調查事情?

這天下匪夷所思之事似乎都湊到一塊了。

不過這次他沒有驚動徐膺緒,而是隻帶著代王府的府兵迎向了這支明軍。

雙方很快就在雲州的邊界處碰麵了。

朱桂的府兵扛著一麵‘代’字旗幟,而對麵則扛著明軍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