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凍著了沒事,孩子凍著了生病了,還是比較麻煩的。

小孩子的抵抗力沒大人強,所以冬天保暖還是需要多注重的。

二房的三個閨女,喬染按照他們的大概尺寸,一人幫著挑了一件襖子,一雙棉鞋。

“好了,同誌,大概就這麽多,你幫我算一下,要多少錢。”

“行,來了。”

相比較供銷社的工作人員,舊貨市場上的工作人員顯然要熱情很多。

對照喬染挑的貨,幫著喬染算了一下賬。

衣服和鞋子大概兩毛到一塊錢一件,棉被比較貴一些,也不超過兩塊錢。

最後一共算下來,是七塊三毛錢。

“同誌,一共七塊三,你給七塊錢就行。”

這麽多東西,喬染覺得七塊錢真不貴了。

這要是買新的,光是一床被子下來差不多就得這麽多錢了。

付了錢,喬染拿著兩個大麻袋,將東西扛走。找了一個僻靜的角落,將東西裝進了空間。

買好這些舊貨,喬染又去了一趟供銷社,買了一口鍋還有其他的日用品。

想著李大娘和周教授的身體不舒服,喬染順便幫著帶了兩瓶麥乳精。

多補充一點營養,多吃點兒好的,身體總歸會好上些的。

“同誌,自行車提前到貨了,你要不要?”供銷社的售貨員主動衝喬染問道。

之前喬染預定過,所以幫她留著。

現在自行車提前到貨,她便同喬染知會了一聲。

喬染聽了,覺得還真是意外之喜。

她正愁著沒自行車呢。

每次來縣城,靠兩條腿走回去,還真的有點兒累。

二三十裏地,騎自行車的話,半個小時也就能到了。

“要要要,有貨那是再好不過了。

你給我拿出來吧,我自行車票和錢都準備好了。”

“那好,同誌,一共一百二十塊錢,再加一張自行車票。

你付了錢和票給我,我去給你取貨。”

“成。”

喬染爽快的從口袋掏出來一百二十塊錢和一張自行車票。

昨天吳大爺塞了好幾百塊錢給她,喬染現在手裏可是有不少錢的。

所以這會兒掏錢才能掏的如此爽快。

拿了錢和票,售貨員便將自行車推了出來。

和二十一世紀的自行車款式不一樣,這年頭的自行車,都是那種二八杠式的。

牌子是永久牌的,喬染聽過,經典的自行車品牌。

這年頭,能夠擁有一輛永久牌自行車,還是十分令人羨慕的一件事的。

喬染接過自行車,推出供銷社。

對於喬染而言,騎自行車不難。

一個帥氣的抬腿,一家子就翻到了車上。

別說,這種自行車看著不太好看,造型沒有二十一世紀女款車別致,但質量還是挺好的,騎著很舒服。

今天該買的東西差不多買齊了,手裏暫時不怎麽缺錢,喬染便沒有再去交易,直接騎著自行車回去了。

剛還沒離開縣城,就瞧見一堆人圍著一個大娘。

大娘倒在地上抽搐,不知道是怎麽了。

看這架勢,情況不太好。

作為醫生,喬染本能的停了下來,隨後下車查看了下這位大娘的情況。

其他人想要幫助大娘,可是不知道該怎麽去幫。

看到倒地的大娘,隻能在一旁幹著急。

“這人怎麽好好的就這樣了......”

“看這樣子挺嚴重的。”

“要不咱們趕緊把人送去醫院吧?”

“送醫院成不?不曉得來不來得及。”

“......”

“......”

這年代的人比較淳樸,樂於助人,和二十一世紀不太一樣。

二十一世紀熱心腸的人倒是不少,但是被碰瓷的事情寒了心以後,大家在路上遇到摔倒的老人,會擔心被訛上,不敢上手幫忙。

喬染將自行車停好了,走過去以後,查看了一下這位大娘的情況以後才發現,這是突發羊癲瘋了。

突發羊癲瘋,要是不緊急處理的話,情況還是比較危急的。

還好喬染是個外科大夫,對於這病,懂得該怎麽急救處理。

來不及想太多,喬染便急呼呼的蹲下身子處理起來。

喬染先將這位大娘放在地上平躺著,這樣是為了防止她出現舌頭咬傷的情況。

隨後喬染將這位大娘的頭偏向一側,這麽做是為了防止呼吸道阻塞。隨後又拿出一塊布塞到她的嘴裏,防止她咬傷自己。

另外又將她的衣領解開,保持呼吸通暢。

一番操作下來,大娘的情況好轉了一些,喬染的心裏也暗暗的鬆了口氣。

不過這位大娘的情況還是比較嚴重的,得謹慎處理。

喬染招呼著一旁的人幫忙道,“誰來幫我抬一下,咱們把這位大娘送去醫院。

我給她應急處理了一下,暫時沒有生命危險,不過還是送去醫院來的保險一些。”

“我來。”

“我也來搭把手吧。”

這年代的人淳樸善良,喬染一吆喝,立馬找來了幾個幫手。

隨後喬染跟著這些人一道,將大娘送去了醫院。

幸好,喬染做了緊急處理,加上送去醫院比較及時,大娘最後沒什麽大礙。

見大娘沒事了,喬染才準備回去。

這一趟下來又耽擱了不少時間。

不過作為醫生,能救死扶傷,喬染心裏還是很高興的。

離開之前,因著她是送大娘入院的人,所以在醫院的要求之下,喬染留下了個人信息。

信息留下以後,喬染便騎著自行車回了生產隊。

幸好,這一次有了自行車,回去生產隊要來得快捷多了。

半個小時的功夫,喬染就到家了。

快到生產隊的時候,喬染將今天買到的舊衣物拿了出來,放在自行車的後架上綁著,倒也不費事。

喬染騎著自行車回了生產隊,頓時惹來了不少人的注意。

倒不是她想招搖,主要是自行車太稀罕,太招眼了。

整個生產大隊,沒有誰家有自行車的。

大隊倒是有一輛,但那不屬於私人的,是屬於集體的。

平時生產隊員們想用,那都是要提前申請的。

“喬染,你這自行車哪兒來的?借人家的還是自個兒買的?”有人實在好奇,忍不住衝喬染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