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愛英撇了撇嘴。
她知道,要能一起過年的話,雖說她得幹點活兒,但吃的肯定要好上很多。
不管咋樣,三房的條件好,不缺肉吃。
不一起過年的話,家裏燒一斤肉,三個人分下來,每個人也吃不上幾塊。
最重要的是她娘做飯的手藝一般,做出來的菜可不如喬染做的香。
“那我回去和娘還有大嫂二嫂商量一下吧!”江愛英說了句,便回去了。
很快,她又跑過來,給了回話。
江家老兩口還有大房二房都同意江衛國的提議。
喬染也沒什麽意見。
雖說他不喜歡江家老兩口還有大房人,可他們終歸到底也還是江衛國的親人。
看在他男人的麵子上,隻要他們不作妖,一切都好說。
這兒的鄉俗是晚上吃年夜飯。
所以中午飯,各房各自對付了一頓。
喬染中午拿著昨天剩的骨頭湯,又煮了一鍋麵條。
切了點肉絲放進去,肉絲麵的味道別有一番滋味。
吃麵主要是圖個方便,要不了多久就能煮好。
不像炒菜做飯,非常費工夫。
早上吃了一頓麵,中午又吃了一頓麵,江衛國和三個孩子也不挑剔。
畢竟晚上就能吃上豐盛的大餐!
中午少吃些,還能多留點兒肚子,晚上多吃些!
要不然中午吃飽了,晚上可就吃不下了。
下午,大嫂劉美玲和二嫂李翠菊都提前過來了三房這邊,準備晚飯。
江愛英不情不願的過來,雖然不想幹活,可是又害怕自己不幹,喬染到時候不給她吃的。
一家出了一斤肉,不多,可湊在一起也不少了。
喬染倒不是在乎這點肉,主要是想讓幾房人都意識到,不能在她這裏白占便宜。
要不然讓他們占了一次便宜,回頭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二房兩口子不是愛占便宜的人,可是大房,還有江家老兩口都不自覺。
他們三房的條件好,喬染也很大方的多出了點食材。
除了豬肉,喬染還弄了點牛肉,可以燉一個牛肉鍋子,放點兒豆芽,千張,還有青菜進去,牛肉鍋的味道還是非常不錯的。
羊肉家裏人喜歡吃,考慮到又是過年,喬染直接燉了四斤。
家裏還弄了一條魚,魚肉做成了酸菜魚,魚肉和豆腐一塊兒燉了,做了一個魚頭鍋子。
剩下的就是其他幾房帶過來的肉了。
喬染切了一斤做了粉蒸肉,另外一斤紅燒了,燜了點鵪鶉蛋進去,也是道硬菜。
剩下的一斤肉,切成了肉絲,肉塊,和其他的菜搭配著一起做了。
一盤豬肉燉粉條,一盤芹菜香幹肉絲,一碗蘿卜燜肉。
又炒了一盤酸辣土豆絲,一份香菇小青菜。
湯就沒額外做了,之前的大骨頭還剩了一根,直接燉了一鍋骨頭湯,切了點雞蛋皮,放了點肉丸進去,再撒上一把小蔥花,味道格外的鮮香。
除了這些菜,喬染還做了點孩子們喜歡吃的點心。
蒸了兩盤紅糖發糕,軟軟糯糯甜甜的,味道特別好。
喬染負責掌廚,其他人都是幫忙打下手的。
主要喬染的廚藝好,就算是劉美玲和李翠菊主動想要做菜,喬染還不樂意呢。
看著這些食材到了喬染的手裏,變著花樣燒出來,劉美玲和李翠菊看的有些眼花繚亂。
尤其是那一道道菜擺出來,色香味俱全,讓人看了恨不得立馬吃上。
劉美玲暗暗慶幸著,還好她同意了她男人的意見,大房出一斤肉,一起吃年夜飯。
原本劉美玲還覺得大房出一斤肉虧了。
現在看來,一點兒都不虧,反倒是賺大了。
這麽多的肉菜,一家人可以吃個痛快了。
要是不湊一起吃,哪能吃到這麽好的菜?
知道今年的年夜飯,他們都沾了三房的光,所以劉美玲也難得對喬染笑臉相迎。
劉美玲笑著衝喬染道,“三弟妹,還是你的手藝好!這些菜做的可真香,我們可做不出這樣的美味!”
李翠菊跟著劉美玲後麵附和了一句,“三弟妹做的菜確實好,比專門燒酒席的大廚做的還要好吃。
今天做了這麽多的好菜,咱們晚上有口福嘍!”
江愛英看著這些菜,忍不住直咽口水。
“三嫂,什麽時候才能全部燒好呀?咱們啥時候吃年夜飯?”江愛英已經迫不及待了。
喬染道,“等會兒,還有幾個菜沒炒好。”
江愛英默默的咽著口水,隻能忍著。
好在,天色黑下來之前,大概五點多鍾,年夜飯就全部操持好了。
生產隊裏陸陸續續聽到炸炮仗的聲音,家家戶戶也都開始吃年夜飯。
當然,這一般人家的年夜飯肯定比不得他們江家的豐盛。
江家老兩口,活了幾十年,也是第一次吃上這樣豐盛的年夜飯。
以前吃年夜飯,頂多兩三個肉菜,其他的都是素菜。
今天晚上這一大桌子的肉菜加在一塊兒,不知道有多少。
而且還是葷菜多,素菜少!
每道菜味道都好,油水足。
這一頓飯,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吃得心滿意足。
吃完年夜飯,江家人陸續離開了三房這邊,隻剩下三房一家子聚在一塊兒守歲,過了十二點才能睡覺。
這要是在二十一世紀,對喬染而言,熬到十二點根本就不是啥難事。平時睡覺,不到十二點都不會睡的。碰到上夜班的時候,直接熬一整夜。
可自從穿越來以後,喬染一直專注於養生,現在突然讓她熬夜,真有點熬不住。
三個孩子也是,困的不行。
見媳婦兒和孩子都熬不住了,江衛國給他們說起了故事,提提神。
喬染突然想起來,自己還沒有給幾個孩子封壓歲錢,於是拿出紅紙,做了幾個紅包,給一個孩子塞了一塊錢。
這年代,因為每家每戶的孩子多,大家家裏又窮。所以基本上孩子都不給壓歲錢的,就算給,也就給個一兩分的壓歲錢。
喬染直接給孩子們一人一塊錢的壓歲錢,可以說是很大的紅包了。
就算是大人,收到一塊錢的紅包,那也要高興一陣子。
平時行禮往戶的,在鄉下,也就隨個五毛錢,一塊錢的。
三個孩子接過紅包,拆開一看,都驚呼了起來。
“娘,你給我們封這麽大的紅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