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的漂亮的女人,大多數都是花瓶,中看不中用的。

可是喬染不一樣,長的漂亮就算了,人還能幹。

這樣的女人,實在少見了。

飯菜剛做好,吳國慶就下班過來了。

還沒看到菜,一進院子就聞到了濃濃的菜香味兒。

想也不用想,這中午的飯菜肯定不錯。

他已經聞到了肉味兒了,這年頭,能吃上點肉沫星子都是好的。

“國慶哥,你來了啊,正好,飯做好了,快坐下來吃。”喬染看到吳國慶,熱情的招呼了一聲。

吳國慶笑著應了一聲,坐到了桌子前。

江衛國將酒拿了出來。

吳國慶看到一大桌子菜,還有酒喝,忍不住道,“你們兩口子也太客氣了,準備了這麽多吃的。

還買了酒?這得多破費啊。”

江衛國道,“國慶哥,我去你那兒吃了不少頓了,今天你們難得過來吃一頓,多備點吃的也是應該的。”

吳國慶笑了笑,沒再繼續客套了。

幾個人圍在桌子前坐下來,開始吃飯。

江衛國幫吳國慶倒了杯酒,

女人和孩子們不能喝酒,不過喬染一人泡了一杯麥乳精。

這年頭,麥乳精也是好東西,味道甜甜的,孩子們也都愛喝。

吳國慶,周琴兩口子第一次嚐到喬染做的菜,都直呼喬染的廚藝好。

他們活了幾十年,從沒吃過這麽好吃的菜。

吳國慶感慨道,“弟妹這廚藝,比國營飯店的大廚還要好呢。”

周琴也跟著道,“是啊,這些菜做的太好吃了。

衛國,你可真有福氣,娶到了這麽漂亮能幹的媳婦兒。”

江衛國笑了笑,雖然嘴上沒說什麽,可心中滿是自豪。

能有喬染這樣的媳婦兒,確實是他的福氣。

一頓飯,吳國慶兩口子吃的心滿意足。

家裏的幾個孩子也是吃的肚子撐撐。

這麽多肉菜,真跟過年吃年夜飯一般。

吃過飯,周琴本打算幫忙洗碗,但被喬染婉拒了。

下午吳國慶還要上班,一家人就先告辭了。

喬染忙著收拾好,下午睡了一覺,醒來領著江東升和江東燕去縣城的小學辦了入學手續。

付了學費,過兩天就可以去報到了。

城裏的學校教學質量要比鄉下來的好,好在江東升和江東燕兩個孩子都是刻苦勤奮的,成績很不錯,即便是轉到縣城來,也能跟得上這裏的教學進度。

安排好孩子們上學的事兒,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喬染才領著孩子們去縣城逛了逛。

對於沒來過縣城的孩子們來說,對縣城的一切都無比的新奇。

想著以後孩子們住城裏,吃穿用度都不能太差。

像鄉下那樣,很容易被同學瞧不起和孤立。

喬染倒不是熱衷於攀比,純粹是不想江東升和江東燕在學校顯得異類。

畢竟城裏人大多數比較勢利眼,看不起鄉下人的。

要是去了學校被針對,區別對待,肯定會影響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和學習成績。

所以喬染幫著兩個孩子,一人買了兩套新衣服,新鞋子。

還有文具,書包之類的,也都重新買了。

這一番下來,花了不少錢。

好在,她是個小財主。

不說江衛國給她的那些錢夠花不少時間,光靠自己空間裏的物資,已經夠她揮霍了。

錢花完了,她再去掙就是。

說起來自己有一段時間沒去做交易了,如今住在了縣城,方便很多,可以出去出點貨。

領著孩子逛了一大圈,買了東西,中午飯喬染簡單的做了點。

燒了一盤白菜燉粉條,一盤清炒菜苔,一道酸辣土豆絲。

主食吃的是二合麵的饅頭。

她倒是想天天吃白米飯,可是這年代,天天吃白米飯有些不實際。

別的不說,江衛國在家,肯定得懷疑的。

要是喬染一個人帶著孩子,想吃什麽就吃什麽。

吃白米飯,偶爾摻雜粗糧,倒是可以接受。

倘若像這年代的人一樣,天天吃粗糧,一個月吃不上幾頓細糧,喬染肯定是熬不住的。

吃過午飯,江衛國主動幫著收拾碗筷。

喬染想了想,同江衛國道,“咱們去拉條電線吧,家裏通了電,會方便很多呢。”

鄉下就是想拉電線也沒辦法拉,隻能點蠟燭或者煤油燈。

但是縣城不一樣,想用電的話,可以自己拉電線。

到時候晚上有燈照明,要方便多了。

孩子們晚上做作業,看書之類的,用電燈肯定比點蠟燭還有煤油燈來的強。

江衛國點了點頭,“好,你想拉就拉,家裏的事情你做主,不用什麽事兒都和我匯報一聲。”

“你是一家之主,肯定還是得和你商量商量的。”

江衛國心跳快了幾拍。

是啊,他是一家之主,是喬染的男人。

和江衛國商量完這事,第二天,喬染就找了工人過來,接好了電線。

接電線,花了兩塊錢。

這年代的電費也是不便宜的,所以很多人都舍不得用電。

喬染願意花這個錢,隻要方便,錢不是問題。

電費再貴,一個月幾塊錢也是足夠的。

點上電燈後,孩子們直呼神奇。

沒想到,不用點蠟燭,點煤油燈,一個小燈泡就能把家裏照的這麽亮。

而且用起來比蠟燭煤油燈方便多了,拉一下開關,燈就亮了。

有了電,喬染又去舊貨市場淘了一個二手的收音機回來。

在這個娛樂活動幾乎為零的年代,沒事聽聽收音機,聽聽新聞,不僅可以消磨時間,還能第一時間了解外麵的信息以及上麵的動向。

當然對於幾個孩子也是有好處的,可以增長他們的見識

買回收音機後,江東升和江東燕稀罕的不得了,圍著收音機聽的聚精會神。

“娘,咱家現在也太氣派了,有自行車,還有收音機了哩!”

以前在鄉下的時候,誰家有個自行車,收音機,那可是件了不得的事兒了。

當初喬染買了自行車,在學校裏,同學們可沒少羨慕江東升和江東燕。

如今家裏又有了收音機,鄉下的那些同學知道,更得羨慕了。

城裏還好,畢竟城裏條件好的家庭還是挺多的,自行車和收音機算不上太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