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還真有傻子選科技學堂。”

府衙門口。

每個士子手上都拿著一張紙,紙上是他們的姓名,籍貫,家中親人,一擊選報的學堂。

兩千多個在官考中落榜的書生中。

除了那些衣食無憂的錦衣書生,貧苦的書生們很多都極為痛苦。

回到家中,他們坐臥不安。

因為他們的父母,兄妹會時不時在他們耳邊嘟噥誰家的大郎中了縣令,誰家的三郎中了賬簿。

每到這時,他們就心如刀割。

所以得知王府招募學員後,他們便決定前來府衙報名。

府衙的告示說的很清楚。

進入學堂後,燕王會親自給他們授課,而且通過考試後會優先進入官場,軍隊和兵仗司。

對他們來說,這是無疑是一個新的機會。

最重要的是,燕王親自講學。

這豈不是說今後他們出去就能說他們的尊師是燕王?

尊師燕王,這是何等的榮耀。

這個消息傳出,即便是高中的士子也有羨慕的流口水的。

“關你屁事。”選了兵仗司的書生懟了一句。

政務學堂招募八百人,軍事學堂招募五百人,科技學堂招募一百人。

兩千餘人報名,其中一千人報了政務學堂,八百人報了軍事學堂。

隻有不到二百人報了科技學堂。

告示上對各學堂招募學員的要求寫的很清楚。

政務學堂最為寬鬆,進入政務學堂隻需要在學堂裏聽講即可,可隨意進出學堂。

到時隻需要通過政務學堂的考試,府衙便會安排官職。

軍事學堂稍次,需要參與訓練,十天可從軍營外出一次,但不得擅離燕郡。

科技學堂對他們而言則簡直是有點難為人了。

第一首先是對數術有要求,數術得分高者優先。

其次進入科技學堂者,不得外出。

這簡直等於是被圈禁起來了。

“你這人好生無禮,我好心勸你,你反而辱罵我。”

被懟書生漲紅了臉。

“哼,爾等貪慕富貴者,有何臉麵嘲諷我等。”罵人書生昂頭挺胸,“進入政務學堂貪圖官位者居多,難道不是?”

目露鄙夷,他繼續道:“這科技學堂和軍事學堂雖要求苛刻,但必然關係燕州生死,我等進入科技學堂不為別的,乃一心要為燕王效力,豈在乎能不能自由出入?”

“正是,試問若沒有燕王殿下,怎會有官考?又怎會現這三大學堂?燕州豪族才覆亡幾天,你們就忘記了以前走投無路的日子。”又一書生高喝。

兩個書生一番話,讓不少書生羞愧的無地自容。

今日他們能像豪族子弟一樣進入官場,這是燕王和將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他們怎能隻想摘桃子,而不想做挖井人呢?

當即,一些書生將手中的紙揉碎,去重新拿紙填報名的學堂。

這一幕被剛到的趙煦看在眼中。

聽見幾個書生的對話,他有些欣慰。

自己在燕州做的一切還是得到了許多的人認同的。

但就如同每個時代都有忠誠,也有奸佞。

書生裏自然也有心術不正者。

這些人不足為伍,即便他們僥幸進入政務學堂。

他和劉福也會認真甄別,將他們剔除。

進了府衙,劉福這時迎了過來。

趙煦道:“三大學堂的學員選的如何了?”

“回殿下,差不多了,就剩外麵一百來人沒有甄選了。”劉福說道。

趙煦在椅子上坐下,既然就剩下一百來人那就簡單了。

等一會兒便是了。

拿到了學員的名單,他就能決如何安排講學的時間了。

喝著茶,待了半個時辰左右,劉福一臉釋然地走了過來。

“殿下,本就差幾個科技學堂和軍事學堂的,現在滿了。”劉福將名單遞給趙煦。

名單一共三張,分別是三個學堂的學員。

這次選拔除了根據官考的分數外。

還要經過官員當場的詢問,詢問的問題是他給的,和當代的麵試差不多。

政務學堂的問題側重在品行方麵,問題裏含有道德陷阱。

品行不端者很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實性情。

軍事學堂側重膽氣和忠誠。

而科技學堂的學員剔除的則是油腔滑調者,留下的都是類似王應這樣沉悶,無趣的人。

“給他們三天的時間,三天後讓他們去各自的學堂。”趙煦把名單還給劉福。

有了學員,三大學堂也該運轉起來了。

從府衙離開,趙煦回了王府。

來到書房,他抽出一張紙在上麵排起了類似當代的課表。

沒辦法。

他編製的那些教材隻有自己懂,無人可以替代他講。

接下來,他隻能兼職做個教書先生了。

三天過後,趙煦的拿著教材出現在科技學堂中。

他上課的地方是科技學堂中一個寬敞的大殿。

學員們就在這裏安坐。

此時,他左手裏拿著教材,右手裏拿著粉筆。

粉筆的製造很簡單,就是石灰加水,凝固了就行了。

兵仗司的石灰很多,粉筆自然不愁。

除了這件教學工具,學堂的最前麵是一塊刷了黑漆的木板。

給了學員三日前來學堂報道的時間後。

三大學堂的學員俱都到齊。

於是他按照自己的計劃開始講學。

“參見殿下。”趙煦進來,三百個學員同時行禮。

科技學堂的學員除了二百個會識字的士子外,還有一百個挑選出來的匠人子弟。

令所有人坐下,趙煦道:“許多人都說科技學堂是座囚籠,但本王要告訴你們,有的人囚籠在外麵,而有的人囚籠在心裏,隻要你們的心是自由的,就沒有人能真正束縛你們。”

頓了下,他繼續道:“科技學堂乃是燕州的重中之重,本王教你們的東西可能一開始會讓你們困惑,但很快你們就能理解,這頭一堂課,本王先給你們講一些有趣的東西。”

一邊說,他一邊拿出玻璃杯,蠟燭,又端來一盆水。

將蠟燭點燃放在水中,他將玻璃杯反扣上去,很快蠟燭熄滅,玻璃杯裏的水麵升高。

他這時道:“誰能告訴本王,蠟燭為什麽會熄滅,水又為什麽會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