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忽悠
“求求,求求這位官人,將我那弟弟一塊帶走吧”
籠子那邊突然傳來一陣聲音。
原來是聽到張震要將他們全部買走的消息,籠子裏麵的一個男子突然精神亢奮地起身,雙手緊緊地抓住眼前的籠子,大聲喊叫著,想要讓張震注意到他們這邊。
聽到這邊的呼喊聲,張震將視線轉過去,看著這名情緒激動的男子。
見張震注意到那邊,牙婆趕緊解釋道:“公子不必理會他,我知道的,當時和他一起的,有一個他的弟弟,就在後院裏邊,今年十七八歲的樣子,體弱多病,什麽活都幹不了,公子帶回去也是無用。”
“公子請這邊坐。”
不管牙婆的熱情招待,張震向著籠子那邊的男子走去。
“你是何人?叫什麽名字?”張震問道:
“鄙人崔朔,胞弟名叫崔岩。原是雲中郡下雲中縣人,後來匈奴頻繁來襲,不得已背井離鄉,隨祖父遷移到雁門郡下朔縣,用全家積蓄購置了一塊田地過活,日複一年下來,家中也算還有些餘糧,但好景不長,便有惡吏告知我家,說是要由原來的十稅一增加到十稅三,本來我家尚有應付,但沒過多久,便又有人到我家聲稱,原來的人頭稅也要翻番,不僅如此,上至六十歲的祖父,下至十八歲的弟弟,竟然都要強製去服徭役,若是不去,就要我們交一筆極重的免徭役稅。如此反複,雙親不得不選擇含淚讓我與弟弟出來簽賣身契,為家裏提供一些補貼,以便保證維持家裏的生計。”
“挨千刀的,說了這麽一通長篇大論,這又與你弟弟何幹?”牙婆逐漸沒了耐心,有些生氣,怒罵道。
“我與我弟弟相依為命,求官人成全。”
張震見此人,或許曾經也是家有小資之輩,可能是個還讀過幾天書的人。便對牙婆說道:
“本公子也是個善良仁慈之輩,見不得這種親人離別的場麵,這樣吧,你就將他的弟弟領到這裏來,行個方便,讓本公子順帶帶走吧。”
“這,公子…”聽完張震的話,牙婆似乎有些為難。
“既然你說他弟弟沒什麽本事,而留在你這裏沒什麽作用,體弱多病,要是得了病,治病還得花錢,這萬一要是賣不出去,還要再賠上一筆錢。不如給本公子一個麵子,也算做個順水人情與我。”
“這…公子啊,雖說他那弟弟看著不怎麽樣,但…”牙婆依然有些固執道。
“五兩銀子”張震明白了,這就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角兒,到頭來就是想在他這賺那點銀子。
“哎…那就依公子的。”聽到銀子的一瞬,牙婆瞬間喜笑顏開,趕忙點頭道。
“來人,將那個名叫崔岩的孩子帶過來。”
“多謝官人。”
見狀,崔朔重重地給張震磕了一個頭,然後心情激動地望著他的弟弟的到來。
一刻半刻之後,牙婆清點了張震購買仆人所花費的銀兩。張震拿到了這些人的賣身契後,便交代王九,將他們共計十四人分批走王府後院的後門,盡量悄悄帶回了王府。
“王九,你吩咐下去,等這人安頓都好之後,讓他們再在後院收拾出一處院子來,本王另有打算。”
“還有,一會叫崔朔過來見本王。”
“是。”
……
晉陽王府內,一座小亭在內院花園中靜靜佇立,亭簷下的風鈴隨風輕搖,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為這寧靜的夜晚增添了幾分生動與靈動。亭中的石桌上,擺放著一壺剛沏好的清茶,茶香四溢,與夜的靜謐相得益彰。
花園裏的花草在月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嬌嫩,散發出淡淡的清香,與遠處傳來的淡淡花香交織在一起,令人心曠神怡。偶爾一陣微風吹過,樹葉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宛如夜的低語。院落的四角,古樸的燈籠輕輕搖曳,發出朦朧的暖光,為這靜寂的夜增添了幾分溫馨與詩意。
“不知官人竟然就是晉王殿下,真是失禮。”被張震召見的崔朔,看著正怡然自得地坐在小亭下享受品茶的張震,話語裏明顯有些生硬道。
“怎麽,你對本王有什麽不滿?”
“小民豈敢對晉王殿下有不滿。”話雖如此,但崔朔的話裏依然藏著些怨氣在。
在他看來,他被迫被家裏賣身,成為下人,儼然已經夠慘了。可沒想到,到頭來買他回去做下人的人,竟然就是害他家庭破碎的罪魁禍首。
知道他為什麽對張震有不滿的情緒在,張震也不在意,與崔朔有一句沒一句地交談著。
交談之中,張震發現此人說話的確有些天才,而且在他麵前依然不卑不亢,甚至說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崔朔還能立馬反駁他張震。
“你的弟弟,本王已經派人前去為他治療了,請的是城裏最好的大夫。相信要不了多久便會痊愈。”
“多謝…晉王殿下。”聽到張震如此上心地對他弟弟,崔朔內心開始產生了一點難以抉擇的矛盾。
“你先不用如此仇視我,且聽本王把話說完,你再做決定。”
確定了崔朔是個潛力股之後,張震便準備打開天窗說亮話了。
“聽完之後,若是你想要離開,”張震指了指麵前石桌上的兩份賣身契,“這就是你與你弟弟的賣身契,你自可拿了離去。”
“若是你願意留下,到時候再聽本王的要求做事。”
壓下心中的怨憤,崔朔拱了拱手道:“請殿下直說。”
“看你的情況,以前應該是個讀書人吧?”
“是,少時家中有些餘財,因此父親便送我去學堂,供我與弟弟讀書,學了些蒙學,讀了些經史,也寫過些文章。隻不過時間不長,後來便被迫輟學了。”
“既然如此,本王就長話短說。”
“昔日本王初到晉州之時,政務不通,受晉陽三大世家所影響,誘使本王做出殺雞取卵,飲鴆止渴的行為。”
“雖然有清官王傑在旁鼎力相勸,奈何本王當時年輕氣盛,受到奸人描述,說是晉陽城內民安物阜,街頭百姓鼓腹接壤,各郡縣下五日一風,十日一雨,整個晉州仿佛處在太平盛世一般。”
“其實,這些不過是在粉飾太平,晉州百姓深受其害,本王對此深感痛惜。”
“這些世家大族,宛如晉陽城這棵巨樹上的害蟲,魚池中吸血的螞蝗,做的是敲骨吸髓的肮髒事,行的同樣是大逆不道之事。”
“如今,本王同樣深受這些世家大族所害,因此,為了那些曾經為了正義而大義凜然、奮不顧身的義士,為了那些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百姓,為了晉陽的光明的未來,
“對這些世家大族,本王務必要動用鐵血手段,盡然除之,還這晉州天地一片朗朗乾坤。”
“不知你,崔朔,可否助本王一臂之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做那普滋生於湛露,息吞噬於狂瀾的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