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的大門外,熙熙攘攘的吵鬧聲不絕於耳,往日清靜無比的晉王府大門口,今日在一眾人的圍堵中顯得極其熱鬧。
“我有蓋有晉王王府大印的借錢憑據,我要求麵見晉王。”
“對,晉王之前向我等借錢,拖了這麽久,不管怎麽說今日也該還給我們了。”
“就是,這年頭生意難做,小民還需這筆錢應急呢!”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憑據在此,今日晉王不還我們錢,那我們就不走了!”
“對,還錢!”
“還錢!”
......
說話間,眾人似乎又找到了突破點,開始群情激奮的在大門前大鬧起來。
突然,王府的大門在此時從裏麵被打開了來。
“是晉王出來了。”
“晉王殿下。”
看到從大門走出來的張震,眾人頓時一擁而上,似乎就想要把張震吞噬在他們的人潮中一般。
“晉王府外,禁止喧嘩!”
“退下!”
此刻,場上發出了一陣陣金屬之間的摩擦聲。
幾名持刀的護衛頓時上前,抽出別在腰間的佩劍,頓時肅穆地矗立在張震的左右前後,將張震護在中間。
“啊-——”
看著殺氣騰騰,氣勢洶洶的護衛,在前麵那幾名情緒最為激動的商人頓時受到了驚嚇,驚慌著趕忙不斷後退,其中不乏有一名膽子較小的商人在後退時不小心踩空,然後腿軟了摔倒在地上,站也站不起來,不得不選擇用雙手支撐著身體不斷向後挪動著。
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對此,張震早有預見。
知道他出來之後,這群人一定會想借助聲勢對他進行施壓,因此他在出來之前,便直接點了府中的一眾護衛,命他們紛紛攜帶佩劍隨他一道出來。
這十幾名護衛都是之前去追討南下的那夥匈奴時,在戰場上見過血的士卒,隻不過當時他們這群人在戰場上受了重傷,經過治療之後也無法再回到原有的戰鬥水平,張震便把從這些傷兵中挑選出了一些身世清白,值得信任,還能保證日常出工出力的人,到晉王府裏充當他晉王府的護衛來。
而這群人因為在戰場上受了傷還比較重的緣故,指不定什麽時候就會被軍隊強製退役,沒了每個月的餉銀,每個月也就沒了生計的來源,要是找不到尋求生計的活,指不定他們什麽時候就可能要麽麵臨餓死,要麽麵臨出去落草為寇的結局。
就在此時,這些人聽到說晉王要招他們到晉王府去充當護衛,而且據說每月給開出的月銀數量也如在軍中一般。這群士卒,在這次戰役中聽說了晉王的一係列神機妙算和看到了戰後張震毫不吝嗇地論功行賞的行為,相比起傳聞中的有著各種負麵評價的張震,在行軍中的張震所展示出來的形象讓他們感覺更加直觀立體,相信張震會說到做到,斷然不至於做出食言的行為。
於是乎,這群傷兵各個都開始削尖了腦袋向往裏麵進,最終被張震選上進入王府充當護衛的這些人,在做事的時候也是爭先恐後,盡職盡責,平日裏絲毫沒有懈怠。
對於這些進到王府裏來的人,張震在王府裏一向善待他們,平日裏犯了些小錯,也是大度寬恕,並給予了他們充分的信任和足夠的器重,反過來這群護衛更加珍惜這樣的機會,當出現有這種對張震可能不利的局麵時,便義無反顧地衝在前麵保護張震。
見場麵已經漸漸安靜下來,張震從眾人中間走出,背負著雙手,站在一眾護衛的最前麵,對著台階下的一種人問詢道:
“適才本王正在後院讀書,忽然聽下人傳報,說是諸位今日前來,是有要事要本王商討?可有此事?”
此時台階下麵的一眾商人紛紛被剛才的那一幕給嚇到了,還沒緩過勁來,麵對張震的提問,一時間竟然沒有人站出來回答,整個場麵顯得更加壓抑起來。
“回晉王殿下,確有此事。”片刻後,一名年紀稍長的男子撥開眾人,站到一眾人的最前麵,拱拱手對張震繼續道:
“我等今日前來,是想向晉王討要之前晉王所借欠款。”
“這是憑據,還請晉王殿下過目。”說罷,便雙手將借款憑據托舉在頭頂,由一旁的護衛拿起後轉交到張震的手上。
看著由護衛轉呈到自己手中的憑據,誠然,上麵的大印的的確確是晉王府所用的大印,看來此事錯不了了。
“如此將憑據交到我的手裏,你就不怕本王將這一紙憑據給撕了?”張震好奇道,將這種原件直接交出去,換了別人多少應該都得有所忌憚才是。
“若是晉王殿下將憑據撕毀,隻怕今日之後到了明日便會傳得四處都是,隻怕晉王到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那名商人此時似乎又恢複了些,底氣,挺起腰杆大義凜然地說道。
“嗬嗬嗬”
“你等今日,可是商量好了一同來我這晉王府的?”
其實今天發生的這一切,張震他越想越奇怪,近日裏一切發展都在蒸蒸日上,手中的錢也越來越多。
按照商人逐利的本質,這幫精明的人再愚笨也知道現在應該想辦法與他取得合作共同去做這些生意,而不是趁機發難。
常言都道趁火打劫,落井下石。如此反其道而行之,事出反常必有妖。
“我等如今生意難做,聽聞晉王府如今日進鬥金,自然想要討回之前所出借的銀兩,晉王殿下休要再問。”知道晉王實際上想問的是是否有幕後之人主事,畢竟突然冒出這麽大的陣仗,或許任誰可能都要這麽懷疑一通吧,但這名商人也是硬氣,在大庭廣眾之下沒有正麵回答張震的問題。
“生意難做...”雖然有些答非所問,但是這商人的話語中,已然暴露了一些事實。
如今晉州的這些商人形成的隱藏在暗處的商人集團,仍然是以三大世家為首,充當這個商人集團的話事人也正是那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