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塵籌劃此事,源於身在瀧國,為戚家軍效力期間。

然而若真追溯源頭,可以一直推及新晉築基之時,為自己施展換頭之術的改造手術,甚至在凜風穀戰場時,為自己充汞為血,或者更早之前,以攝形畫皮進行偽裝。

那些種種行為,嚴格說來,都已經算是有所涉及到偃者的傀儡化改造。

源自於造倡秘法的種種改造,把偃師從低階境界的,隻會製造機關傀儡的傀儡匠人升華出來,成就一種參修造化大道,格物致知的求道者。

當中種種目的和功效不一,但都隱約指向終極之道。

這和其他外道途徑修煉上進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理應有所認知,傀儡化改造,是一項工程,而且還是持續進行的大工程,絕非某一二時的靜止狀態可比。

因此,這六七年以來,李塵可說是始終未曾停止過相關領域的探索和研究,也沒有少為自己進行動手改造之前的鋪墊。

技藝,修為,心態,境界……種種準備,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尤其是極其關鍵的一點,改造所需的材料,也在有意識的囤積著。

李塵設想之中,要以傀儡化改造提升自己修為和實力,直接獲得可堪問鼎築基巔峰,遙望結丹的修為,必定不能在此有所吝嗇。

他此前已為自己的傀儡化改造製定了一個標準,那就是至少要采用極品靈材,若有可能,甚至要突破精華級,達至結核級的寶材。

“隻可惜,我目前手裏隻擁有一種符合需求的寶材,那就是來自兩條龍魚的龍珠。”

“龍珠蘊含真龍之性,不是尋常寶材可比,而是達到了極品寶材的世間珍物,僅有仙材在其之上,這完全有資格作為我自身改造所用的主材了。”

“但相應的,想要與之匹配,尋常極品靈材就遠遠不足,至少得是寶材才行。”

“這把要求提高了一大截,反而拖累真正改造的進展。”

李塵深深思索著,陡而卻又釋然。

“算了,還是先為‘金剛’進行成就築基戰力的改造,繼續積攢經驗吧。”

李塵很快打定主意,先利用手頭上的資源,為自己增添一尊全新的築基戰力再說,順便繼續積攢相關方麵的經驗,造就強大軍勢。

……

魔方空間內,暗金色的牆壁反射著金屬所獨有的光澤,一頭麵相凶惡,毛發粗長的魁梧精怪被麻醉,安靜仰躺在丈許大小的操作台。

如同章魚的眾多機械手臂懸吊在其上,從各種原始的刀,叉,鑽,釘,剪,到較為先進的儀器探頭,特殊器械的晶板,連接竅穴的觸點,各種各樣的工具,應有盡有。

李塵站在它麵前,靜靜的看著這頭曾經進行過強化改造,如今又將要進行第二期強化改造的山野精怪。

“天璣,進行全程記錄,藍麵山魈‘金剛’第二期改造工程開始。”

“改造目標,晉升為築基戰力。”

“是!”天璣那虛擬出來的美豔形象投射在李塵身前,用成熟動人的聲音說道,“現在開始進行記錄。”

以李塵如今的偃者造詣,想要賦予目標築基修為的壽元,尚還存在困難,但賦予相應的肉身修為與戰鬥力,卻是綽綽有餘。

畢竟生靈也如同器械,尚未破解生命奧秘的情況下,仍有辦法通過更替零件等方式強行提升。

李塵說完,當即抬手從宛如章魚的懸浮平台取過工具,開始為藍麵山魈金剛進行起改造。

這一次,基本是在過往所打造的根底之上進行更為高級的靈蘊材料填注和替換,李塵為其骨骼,骨髓改換大量特殊合金以及人工凝膠,當中蘊含著精煉的浮金等物,擁有著對抗地磁,抵消重力的功效。

此是為了賦予其築基實力所獨有的特征,飛行能力而設計!

然後李塵又開始為其改造心髒。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

五髒者,心肝脾肺腎。

但是五行不唯種種具現之物,五髒也是個稱為藏象的功能概念,並不限於解剖學上的具體五髒。

因此,李塵真正所為,是為其賦予一顆得自築基境界真魔的強大內丹所煉製而成的精華級寶物,極品靈材火靈珠!

李塵輕車熟路的以法力融煉整顆蛋黃大小的靈珠,所有火煞靈種化作熊熊烈焰,包裹整顆心髒。

在李塵築基法力的操持之下,這股對於藍麵山魈“金剛”而言強大無比的力量,並未將其肉身焚毀,反是柔和順暢的融了進去,漸漸吸收。

不久之後,金剛的心髒就呈現出了同樣的火焰之色。

李塵複又取過一枚略小的精華級靈材,上品靈材土靈珠。

土應脾,李塵如法炮製,將其融了進去。

複又是同為上品的靈材金靈珠,融入兩肺,改造氣脈。

在此之後,是稍遜一籌的靈蘊級材料,中品靈材水靈珠,木靈珠……

五行靈珠都有相應的品級和對應靈蘊,但並非每一人都能同時尋得極品或者上品靈珠,能夠以某一二行為主導,其他各行采取稍弱之物,已經足以勝任“五行塑髒”的改造了,這也是通行的做法。

李塵這也算是量力而行,取用自己所能負擔的材料。

操作之中,李塵忽的生出了一個奇異的感受。

“果然不愧是同出一門的秘法。”

“天龍門的三絕天寶蜈,似乎與此頗有幾分異曲同工之妙!”

莫說不同師承和門派,就算同一師承,同一法訣,同窗學習,每個人對於道途的理解和運用也不盡相同。

久而久之,便是差天隔地的區別。

天龍門所煉製三絕天寶蜈的法訣,其實也是源自於《偃門全書》當中的造倡秘法,而且和李塵此刻所用相同,乃是主要針對五行塑髒為主的改造。

從表麵是看不出它們之間聯係的,但透過現象看本質,卻又能夠察覺,它們之間,的的確確,存在著深厚的淵源。

這也正是所有道途都在發生的事情,大道三千,總有人因著認知和理解的不同發生分歧,甚至分道揚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