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湖心

透過暫時被風吹散的薄霧,隻見一根柱狀輪廓的物體若隱若現的出現在遠處湖心的位置,眾人能夠看到的僅是這個物體的上半段,下半段依舊隱沒於迷霧之中,使得顯現出來的輪廓如海市蜃樓般地懸於半空中。乍一看時,他們還以為是某棵參天喬木的筆直樹幹,在霧中隻顯現出了中段的一部分,可細看之下才發現並非如此,因為它的頂端看起來似乎呈尖角狀,且線條規則,完全不是自然生長的樹木應該呈現出的樣子。

幾分鍾後,濃霧把這重新出現的輪廓重新湮沒,眼前又隻剩下白蒙蒙的一片,眾人這才把目光收了回來,卻在心底埋下了一個問號,宋文嫣率先說道,“那似乎是一根高大的柱子,在這樣的地方怎會有柱子出現,莫不是我看錯了?”

“怎會有錯,我看到的也像一根柱子,相信大家看到的都一樣”劉萬勇說道,“若真是根柱子,說明這裏有人定居,或者說曾經有人定居過,說不定現在也還有人,不管怎麽樣,咱們都得過去看一看,弄清楚這裏到底是什麽地方。”

馬軍師道:“先不要報太大的希望,以免失望也越大,依我看,那就算真是一根柱子,八成也是古代遺跡,這個地方很奇怪,沒有人會長期生活在這裏。咱們都在這好幾天了,周圍又這麽靜,我們的動靜也不算小,如果那邊有人應該會聽到我們的聲音,可到現在都沒有一點反應。”

“管不了這許多,反正現在也去不了哪裏,倒不如過去一探究竟,老馬和我一道就行了,其他的人呆在原地,我們雙方若發生了情況都以鳴槍告知。”劉萬勇說道。

兩人當即下水,憑著印象朝那柱狀物體遊去,以當時的目測距離,應該不足百米,估計很快就能到達,前提是在迷霧中不要失了方向。但在能見度極低的情況下,沒有任何辨別方向的工具,要確保方向不產生偏差也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兩人下水才沒遊多少距離便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隻得重新返回岸上,把這個問題一說,謝爾頓就提出了解決方案,他找來兩根樹枝,插在地上,與前方印象中的位置三點形成一條直線,然後將登山繩的一頭係在後麵那根樹枝上,另一頭則係在劉萬勇身上,再由謝爾頓在樹枝邊上守著,如果繩子一直貼著兩根樹枝,並基本呈直線狀,就說明方向對了,如果繩子的角度與兩根樹枝形成的直線產生明顯的偏離,就說明方向錯了,然後謝爾頓就用喊聲提示來糾正方向,在這樣寂靜的地方,完全能夠聽到百米開外的聲音。這根登山繩也有幾十米的長度,就算夠不到那邊,應該也不會差太多,剩下的一段就可以讓一個人停留在原點確定方向,另一個人搜索,這樣基本上就不會產生太大的偏差。

劉萬勇和馬軍師照此方向下水泅渡,中途糾正了幾次方向,再經過一陣摸索,終於到達了對岸。首先上岸的是馬軍師,他用喊聲來告知還停留在水裏的劉萬勇,然後劉萬勇就把身上繩子解下來,係在帶過來的一根小樹枝上,再扯了幾下繩子,告知謝爾頓可以把繩子收回去了。接下來,劉萬勇便通過馬軍師的聲音來辨別方位,這樣就能順利遊過去,同時在他們返程時,也可以通過對岸謝爾頓的聲音來辨別方位遊回去。

兩人的腳下是一片從水中突兀而起的岩石,但並沒有比水麵高出太多,相對也比較平坦,往裏走了一小段,便是一片平坦的土地,土質堅硬細膩,地麵上零星長著一些雜草。他們在附近小範圍地繞了一下,基本可以確定這是一個湖心島,麵積暫時還無法判斷,感覺不會太大,因為他們才繞了一小段就發現了一些奇特的石堆,進而又發現了聳立在石堆中央的那根柱子。

他們看到的石堆形狀與在無底黑洞附近看到的那些石堆有些相似,各種形狀都有,隻是相比而言要粗糙了許多,壘成石堆的石塊大多不規則,也沒有用什麽材料粘合在一起,隻是純粹的疊加而成,有些石頭上也有一些符號,卻不是用特殊材料畫上去的,而是用某些工具鑿刻出來的。

石堆的數量並不算少,分布似乎也沒什麽規律,隻是在石堆群裏最中間的位置空出了一個十來平方米的麵積,一根呈方形的石柱拔地而起,柱身並不太粗,一條邊的長度大約在五六十公分左右,由於霧氣很大,人在地麵上無法看到柱子的頂端,不過以這樣的柱身推斷,其高度至多也就十幾米。在可見部分的柱身上可以看到,上麵有一些簡陋的雕刻,甚至可以說粗糙,大致可以看出那是一些人和動物的畫麵,至於具體在講述什麽卻是不得而知。

馬軍師仰頭看著石柱上方,對劉萬勇說道,“還記得在湖邊看到的這石柱頂端的樣子嗎?”

劉萬勇頓了頓,說道,“當時看得很模糊,隻記得頂端好像是尖的,你問這個幹什麽?”

“我在疑惑,這樣的石柱怎麽會出現這裏,若照它頂端是尖的樣子來推斷,這其實不是石柱,而是一座方尖碑。”

“方尖碑?”劉萬勇驚訝道,“是個什麽東西?”

“方尖碑最早起源於古埃及,是崇拜太陽的紀念碑,更是法老權利的象征,後來被一些西方國家效仿,像在美國、法國、梵蒂岡等國家都有類似的方尖碑,基本上都是宗教和權利的象征。”馬軍師說道,“我們眼前的這個,從形狀上判斷八成也屬於方尖碑,隻是比世界上那些著名的方尖碑要小了許多,也粗陋了許多,看這裏的整體樣子,似乎也是某些古代文明的遺跡,具體年代無法判斷,不過應該是某些低級文明的產物,不然也不會這麽粗陋。讓我覺得匪夷所思的是,這石堆和方尖碑是如何湊到一起的,這些石堆明顯是在效仿無底洞旁的那些石堆,而方尖碑是古埃及的產物,距離這裏少說也是十萬八千裏,是怎麽會被這個低等文明效仿的呢?”馬軍師說道。

“難道說是當時那些逃出來的工匠做的?”劉萬勇說道,“那些工匠見過無底洞旁那些石堆的樣子,逃出來之後也學著堆了一些,至於這個方尖碑,我想可能是代表那個從無底洞裏鑽出來的冰柱吧,隻是這樣子差別也太大了點。”

馬軍師道:“若是那些工匠所為,距今至少也有幾萬年了,這些石堆和方尖碑的年代雖久,可無論如何也達不到這種程度,你看這些石堆都隻是普通的石頭堆砌而成,沒有任何的加固措施,怎麽承受得住萬年歲月的侵蝕,可事實上它們卻都還屹立不倒,這根本不可能。除非。。。”

“除非什麽?”劉萬勇急切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