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序章 祭奠

九月。夏日的顏色還未褪去、聲音還未消失,秋天就已經迫不及待的一點點走近。

在這樣的天氣裏,心鈴少有的穿上了唯一一身黑色連衣裙(而不是上白下黑的經典裝扮),隨著身著黑色西裝的心武一起,來到公墓。那裏,埋葬著心武的父母。

心武的父母並非同日逝去,在十六歲那年,先是一場車禍奪走了心武母親的生命,隨後在一起靈異事件中心武父親遭到偷襲而長別人世。但心武早在父親生前便和他約定,在心武的生日前三天一同祭奠。

沒錯,心武的父親早就知道,在心武十七歲生日之前,他們就會先後或者一同離去,心武母親的逝世驗證了這一判斷。

在世世代代都是驅靈人的家庭中,父母在孩子十六歲這年,也就是他們事業的繼承人的靈力和心智接近成熟的這一年,會先後離世,將事業傳遞給下一代,薪盡火傳,生生不息,這已經成為慣例,“曉光之音”們也不例外。

究其原因,可能是在一開始,先祖們發現,從事驅靈工作的人們的收入不固定,生活會有困難,許多人都因此放棄了與黑暗搏鬥的理想,封印靈力成為芸芸眾生。於是,他們選擇犧牲自己,讓子女不再有供養年邁父母的負擔,隻要自給自足即可,事實證明,這確實有效。於是,如果把人比作計算機,這段痛失雙親的經曆已經成為一些特定計算機在某一階段必須執行的程序。

這是在崇高的事業麵前,父母做出的偉大的犧牲。子女終會成為父母,這一犧牲也會繼續。

因此,在心武和心鈴的眼中,“子欲養而親不待”不再是對子女不孝的譴責,而是一種成長中必須經曆的悲壯宿命。

“心武,如果你可以在父母和‘曉光之音’的事業之間做一個選擇,你會選擇哪一邊。”曾經有人這樣問心武。。

這比金錢和愛情之間的選擇更加艱難。心武默不作聲。他何曾有機會選擇,作為“曉光之音”的一員,他隻能接受自己的命運。

此時此刻,心武正伏在父母的墓碑上,失聲痛哭。一旁的心鈴也已經淚流滿麵。

然而,墓旁的鮮花並非隻來自於心武和心鈴,還有許許多多受到心武的雙親幫助的人們,也會自發的來這裏獻上一束自己的敬意,他們有的是從死亡的境地之中被拯救,有的是在人生的逆境之中受到開導。他們每逢清明或者其他祭祀之時,都會來到這裏。

一個人如果選擇了為崇高的事業而犧牲,那麽在他們的墓前,高尚的人們也會灑下熱淚。

在諸多鮮花之中,有一束來自心鈴曾經生活過的孤兒院。當然,心武和心鈴的雙眼早已被眼淚遮蔽,不會注意到鮮花上的訊息。那是後來,筆者在前往祭奠時注意到的。

心武和心鈴流幹了眼淚,夕陽西斜,暮色之中,墓園愈發蒼涼。他們揮手告別了父母,回到家中。

心武坐到桌前。那曾經是心武的父親經常坐的桌子,睹物思人,心武的鼻子一酸,又要流下眼淚。這時,他注意到,書桌有一個抽屜,上麵一直掛著一把小鎖。

之前他並非從未注意到過,但是今晚,他仿佛受到了什麽啟示,突然想起鈴對他說的那句:

“其實你父親留下了與我相關的線索的,隻不過你一直沒有發現。”

於是,就像之前解開別墅後花園小屋的那把大鎖一樣,心武將靈力注入鎖中,不久便打開了那把小鎖。

抽屜裏隻有一本筆記,是那種隨處可見的筆記本。筆記的扉頁寫著:“孤兒院事略——請心武和心鈴在做好心理準備後翻閱。”

心武明白,有關心鈴的所有被塵封的往事,應該就在這筆記之中。他喊來心鈴,並肩而坐,懷著一種莫名的激動,翻開了那本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