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罪,無罪。”範大郎揮了揮手,看著似是極為歡愉,又問起了方才的問題:“本朝尚主依何例,先生可知?”

被他這樣和顏悅色地問過來,馮先生簡直受寵若驚。

他仔細地想了好一會,方回道:“回主公,本朝尚主依前秦例,這還是先帝爺定下的:尚主之帝婿賜三品爵位,可領五色府軍各兩千,秩萬石。”

“哦,居然這樣好麽?”範大郎的整張臉上都漾著笑意,就像是想起了什麽極美之事,到最後直是仰天大笑起來:“好,好,好。”他一連說了幾個好字,複又止住笑聲,向馮先生招了招手,一臉神秘地道:“先生可知,我為何有此一問?”

馮先生早就覺得奇怪了,此時便搖頭道:“主公明見,我愚鈍,不知主公深意,還請主公解惑。”

一連串不大高明的馬屁拍過來,範大郎倒是頗為受用,笑道:“先生可知金禦衛為何而來?”

馮先生當然不知道,聞言便搖頭。

範大郎便將他拉近了些,壓低語聲故作神秘的道:“金禦衛來此是來接人的,他們接的人便是——當今公主。”

“公主!?”馮先生輕呼出聲,一雙突起的眼睛張得極大,目中滿是震驚:“主公,本朝並無公主啊,陛下膝下唯有諸皇子,哪裏來的公主?”

範大郎聞言,麵上便露出了誌得意滿的神情,漫聲吟道:“滄海遺珠終可尋。”語罷,意味深長地看著馮先生。

馮先生先還是滿臉迷惑,不過很快地,他的麵上便地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他撚著頜下稀疏的胡須,搖頭晃腦地道:“那屬下就大膽地猜一猜,這顆明珠,莫非竟是遺在了青州不成?”

“正是。”範大郎滿麵欣然,在他肩膀上用力一拍:“先生且再猜一猜,這明珠又會是誰?”

馮先生怔怔地看著他。

範大郎此刻的神情,簡直可以用空前地歡喜來形容。

看著這樣的他,馮先生的心裏忽然冒出了一個念頭。

一個大膽而又匪夷所思的念頭。

他的呼吸一下子急促了起來。

“莫非是……”馮先生的喉嚨居然有點發緊,咽了口唾沫,顫著聲音道:“莫非是……”

“哈哈哈,先生果然猜對了。”不待馮先生說出答案,範大郎便再度笑了起來。

那一刻,他的眼中精光閃動,鼻孔翕動著,如同嗅到了獵物氣味的野獸,一臉的興奮與垂涎欲滴。

“這顆明珠,便在九霄宮。”他一臉深意地看向馮先生,一字一句都說得異常緩慢:“她,正是我們原本要找的那個人。”

秦六娘?!

這個秦府出身最為低賤的外室女,居然是當朝公主?!

馮先生幾乎被這個想法擊倒,滿臉的不敢置信。

秦六娘居然是當朝公主殿下,是中元帝的滄海遺珠?!

這怎麽可能呢?

可是,再一轉念,這也未必不可能。因為這個秦六娘是外室女,她初回秦府時已經兩歲多了,她的生母似乎……頗為神秘。

馮先生的兩隻手都顫抖了起來。

方才範大郎說要尚主,難道他竟是要將這位秦六娘迎娶回府麽?

可是,範大郎早有婚配,大房夫人端莊嫻雅,亦是臨郡名門之女,範大郎難道還要停妻再娶?又或者,休妻再娶?

馮先生眼神閃爍,鼻頭上冒出了汗珠。

範大郎此時卻是滿心的謀劃,根本就沒去管馮先生的表情。

他正在想的是,他們範家到底有沒有這個可能,搶在所有人的前頭,把秦六娘……不對,應該是公主殿下,娶進府中?

“稍候回府後,再商量此事。”範大郎說道,麵上的笑意陡然一落,再不似方才愉悅。

他忽然便記起,他今天才殺了秦家三娘子,又砍斷了秦三郎的手臂。

縱然這兄妹二人對公主殿下多有冒犯,但很難說公主殿下會不會在意。

他似乎太急躁了些。

如果晚一些動手,或者是拿這個做借口,把這兩個意圖載贓公主殿下的罪人交給公主親手處置,豈不為美?豈不是能得到一親芳澤的機會?

那個瞬間,範大郎直是後悔不迭,卻又悔之晚矣。

便在他時而狂喜、時而後悔的心境中,範府車馬已然拐去了九浮山的東側,駛入範家別莊,漸漸偏離了上山的大路。

而就在範家車隊離開的那個岔路口的另一側,在九浮山南麓的山腳下,金禦衛的旗幟正迎風招展,那金黃色的龍旗上方,是一麵象征著皇族尊嚴的華蓋。

華蓋之下,必為皇族。

此刻的這頂華蓋,便是為一位即將步入皇族的女郎準備的。

縱然各方麵得來的消息還不曾得到最終的確證,然而,心急的中元帝卻已經迫不及待了。這位大陳皇帝派人飛馬傳書,給這隊金禦衛帶來了一紙詔書,而這頂華蓋,便是隨詔書一同頒下的。

“檀印無異,迎公主歸。”

這便是那紙詔書上最主要的內容。

大陳,將要有一位公主殿下了。

而這位公主殿下露麵的最初,中元帝已然按捺不住滿心的歡喜,竟是在還沒有十成把握的情況下,便派下了華蓋。

這便是龍心大悅啊。

微明的天光下,九浮山上下一片肅靜,金禦衛的旌旗在山下翻卷著,那一刻的青州城鮮少有人知曉,一件堪稱傳奇的大事,已然在這座南方的小城裏,悄然地發生了……

中元十四年的夏末,大陳各地都經曆了長時間的雨季,便連地處北方的大都也不例外,老天似乎是想要補償去年久旱給這個國家帶來的災難,今年的大陳可謂風調雨順,豐沛的雨水滋潤著大地,昭示著今年會是個好年景。

豐年遇盛事,好雨潤都城。

斷斷續續的雨,並不曾澆滅大陳百姓心中的熱情,而由夏末至秋初,大陳的都城大都也經曆了不少熱鬧,直叫百姓們深覺這一年沒白過。而這幾樁熱鬧事,也掃去了中元十三年大旱殘餘的頹喪之氣,令整個大陳都有了活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