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一陣子後,山妹也一起來幫忙。四個人輪流籠米,大約個把小時左右,八十斤稻穀就全部籠完了。

做米的第二道工序是篩米,這算是技術活,帥小明三個人都不會,隻有山妹會,於是三個人便在一邊幫活。篩米是把土籠籠出來的穀殼和米放到一個篩眼比米粒略大些的篩子裏去篩,篩的過程當中,重的米粒從篩眼裏掉到下麵的籮筐裏,輕的穀殼便浮在上麵。山妹邊篩邊拂去上邊的穀殼,篩完一篩帥小明就續上一篩。山妹乏了的時候,帥小明三人便爭著搶篩子來篩,但不是把米篩出去就是將穀殼篩到已篩好的米裏麵去。三人手忙腳『亂』的模樣逗得山妹捧腹大笑。

篩完的米再到風櫃裏輕輕過一遍,把殘存的穀殼徹底吹淨,留下來的便是糙米了。糙米還不能吃,要去掉糙皮才能吃。去糙皮便要用腳踩的石臼來杵,一石臼糙米約需杵七八百次,是做米最累的一道工序。

帥小明三人在石臼上踩杵板,山妹坐在圓形的石臼邊用笤帚掃米。杵米是一件單調乏味又相當疲累的活,三人把杵板踩到底,然後鬆開腳,讓石椎高高地落到石臼裏,每踩一次,木質的杵板便“吱呀”響一陣。蔡曉萍和馬雲芝雙手扶著杵板的扶欄站在前排踩杵板,帥小明站在她倆後頭手沒著落,隻好扶著她倆的肩頭踩杵板。蔡曉萍和馬雲芝十分受用,踩得更歡了。

八十斤稻穀大約能做六十多斤的米,要分兩石臼才能杵得完,帥小明四人用了兩個多小時才把米杵好。最後還得用細篩子再篩一遍,把米糠篩出來,這樣米就算做好了。捧一把新做好的米到鼻下聞,米粒溫熱,清香無比。

知青們一二個月就要做一次米,做米又羅嗦又累,因此知青們最怕的就是做米。但又不得不做,這種事情是沒人幫你的,你不做就得挨餓。.

新米做的飯香噴噴的,帥小明邀請山妹跟他們一起吃飯。山妹聽說下午要去釣魚,便死活要跟著去,還說釣魚竿和挖蚯蚓的事由她全包了,帥小明樂得省事,當然答應了。

山坑村在樵山的半山腰,樵山腳便是纏繞在深山老林間的小溪河。山坑村到小溪河約莫有5裏路遠,一條相當陡峭的山路可以直達小溪河,帥小明和三個姑娘小心翼翼地沿著小路向下走,到小溪河邊差不多走了將近一個小時。

穿行在峽穀底的小溪河是一條十分清澈幹淨的小河,各種大小不一的石頭擠滿了河穀,河水潺潺在石頭間隙流動,碰到大的石坑便形成了河潭。因此小溪河實際上是由一個個深淺不一的潭水組成的。這些晶亮的潭水就象一串串閃光的珍珠,鑲嵌在美麗的大峽穀裏。

小溪河還是一條很容易長魚的小河,沿岸小村莊每年的毒魚活動,好象對小溪河魚類的生長沒有很大的影響。小溪河的魚總是那麽多,潭水裏成群的魚在陽光下翻白閃光,壯觀極了。